为深入贯彻国家、省、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部署要求,根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6〕2号)精神,按照《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4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24〕1号)《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甘肃省2024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教师〔2024〕4号)要求,为认真组织实施好我州2024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范围
2024年,我州将在以下7个县(市)实施“特岗计划”,具体为:临夏市、积石山县、康乐县、和政县、东乡县、广河县、临夏县。
二、计划和岗位
(一)全州计划招聘“特岗计划”教师1320名(含已签约农村学校教育硕士12名),聘期为3年。
(二)实施县(市)招聘计划和岗位详见临夏州2024年“特岗计划”招聘岗位计划表(附件1)。
三、基本原则
(一)招聘工作由州、县(市)教育、人社、财政等部门共同负责,遵循“公开、公平、自愿、择优”原则。
(二)按照学科结构和教师岗位需求,科学合理设置招聘岗位。
(三)设岗学校为“特岗计划”实施县(市)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四)“特岗计划”实施由州上统筹安排、各县(市)具体组织实施,实行公开选拔、按岗招聘、合同管理,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和应聘人员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各县(市)负责制定发布《实施细则》、宣传报名、配合开展笔试、资格审核、面试、成绩发布、体检、考察、公示、选岗、聘用、培训、上岗等工作。
(五)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为乡村学校补充特岗教师;持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加强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足球方向)、英语、科学、劳动、艺术、信息科技、心理健康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的补充。
(六)各县(市)可结合本县(市)实际情况,落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教育厅、省人社厅联合印发的《甘肃省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的具体措施》(甘退役军人发〔2023〕30号)要求,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报考“特岗计划”。
四、报考条件和要求
(一)报考条件
1.志愿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具有农村教育情怀和奉献精神,服从组织安排。
2.符合招聘岗位要求,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普通话水平、身体条件和心理条件。符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无刑事犯罪记录和其他不得聘用的违法记录。
3.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以师范类专业为主,小学阶段可适当招聘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招聘岗位具体学历、专业要求已经由实施县(市)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了明确规定,州上将各县(市)制定的岗位计划表进行了汇总发布,详见临夏州2024年“特岗计划”招聘岗位计划表(附件1)。
4.报考考生须为临夏州户籍。现户籍地(户籍迁入截止时间为2024年5月27日)或高考时家庭户籍所在地为临夏州各县(市)的毕业生均可报名。
5.年龄不超过30周岁(1993年5月27日及以后出生),其中符合其他报考条件的退役军人年龄放宽至35周岁(1988年5月27日及以后出生)。
6.截止公告发布日,尚在临夏州内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正式职工、服务期内特岗教师不得报考。
(二)教师资格条件和报考岗位要求
1.报考“特岗计划”的考生,应具有与报考岗位相对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尚未认定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报名考生,应参加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认定,且应在2024年7月31日前认定取得报考岗位要求的教师资格证书。
2.物理、化学、生物教师资格证书可报小学科学岗位。报考小学全科岗位的,专业为小学教育或初等教育,教师资格证任教学科不做限制。持有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证的考生如果符合设岗县(市)专业要求,可以报考小学全科岗位。
(三)其他要求
1.已签约的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免试纳入特岗教师管理。
2.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有从教经历的志愿者和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3.参加2018年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甘肃省深度贫困县农村学校支教行动”且支教合格的考生,凭《甘肃省深度贫困县农村学校支教行动实习支教鉴定表》的复印件(由档案管理部门加盖公章证明与原件一致)面试成绩加10分。
4.报考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岗位的考生须参加文科类笔试;报考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小学科学岗位的考生须参加理科类笔试;报考音乐、体育、美术岗位的考生须参加音体美类笔试;报考英语、心理学、小学全科岗位的考生可根据自身实际,自愿选择参加文科类或理科类笔试。不按照要求参加对应类别笔试的考生,笔试成绩无效。
五、实施程序
(一)报名
考试报名实行告知承诺制,全程网上报名,免交报名费。报考人员在报名时对本人所填报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有效以及符合报考条件做出承诺,愿意接受考试组织机构的核查和考试后教育部门的审核,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及接受处理,并签署报名系统中的《“特岗计划”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电子文本),一经提交即具有法律效力,不允许代为承诺。对考试后资格审核环节中发现与报名提交信息不一致或不符合报名条件的,考试成绩无效,不予录取。对编造报考条件,骗取考试资格,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1.提交报名申请
时间:2024年5月27日9:00至5月31日18:00
(1)考生注册。报考人员需登录“甘肃人事考试网”(https://ks.rst.gansu.gov.cn),进入“网上报名”栏目,点击“2024年选拔招募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特岗计划’服务考试”,使用本人正确手机号码(需保持畅通)进行用户注册,注册时必须准确填写本人姓名和身份证号(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件必须一致),并妥善保管用户名和密码。
(2)上传照片。报名人员网上报名时,应按要求上传电子照片,照片须为本人近期彩色标准1寸半身免冠正面证件照,并经“人事考试照片审核处理工具”软件审核,文件格式为JPG格式(尺寸25mm×35mm,像素295px×413px)大小应小于20K,照片底色背景为白色。照片质量审查不合格的,须按要求重新上传,否则报名不能通过,照片上传成功后不能修改。
(3)签订《“特岗计划”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注册完成后,报考人员应仔细阅读“特岗计划”实施文件和《“特岗计划”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在诚信承诺的基础上确认承诺书内容并提交,提交后立即生效并具有法律效力。
(4)填写报考信息。考生以各设岗县(市)公布的户籍要求为准,每人限报一个志愿服务县的一个学科岗位。“三支一扶”“特岗计划”“西部计划”三类项目考生只能报考其中一项,选择填报其中一项后不得改报;对伪造、变造、冒用有关证件、材料骗取考试资格的、恶意注册干扰正常报名秩序的,取消报考资格,参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2.报名信息确认
时间:2024年5月27日9∶00至5月31日18:00
(1)报考信息提交。“特岗计划”报考信息提交后,由报名系统对报考信息自动进行确认(非人工审核报名信息),报考人员应及时点击“报名结果”,查看系统确认结果,仅保存报考信息但未提交的,报名不成功。
(2)信息修改
①个人身份信息修改
为确保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公正,报名期间,报考人员仅可申请更改填写错误的两类个人身份信息:一是报考人员姓名中明显的错别字,主要指同音字、形似字等;二是报考人员身份证号码中不涉及出生年月的个别错误数字;其他报名个人身份信息不予更改。
修改流程:报考人员携带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填写《“特岗计划”考生身份信息更改申请表》(附件2),现场向报考县(市)教育部门提交修改申请,受理截止时间为2024年5月31日12:00,逾期不予受理。县(市)教育部门审核后报州教育局,州教育局汇总后报省教育厅协调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审核修改。上报时间截止为2024年5月31日16:00,逾期不予受理。
温馨提示:因信息修改需要一定办理周期,报考人员向报考县(市)提交修改申请后,无需等待修改信息结果,各报考县(市)应当引导报考人员在报名时间截止前先按照正常流程完成报名,以免错过报名时间。
②其他报考岗位信息修改
除“个人身份信息修改”中的两类个人身份信息外,经报名系统确认通过的其他报考信息,如有填写错误,报考人员可点击“填写报考信息”中的“修改”按钮自行修改,一旦点击“修改”按钮并保存后,必须重新提交报考信息进行报名确认,并点击“报名结果”查看系统确认结果。若修改后未重新提交系统进行报名确认,则报名不成功。
3.打印《准考证》
时间:2024年6月24日9∶00至6月29日9∶30
报考人员需登录“甘肃人事考试网”(https://ks.rst.gansu.gov.cn),进入 “准考证打印”栏目,按照提示打印本人准考证并妥善保管,以备考试、资格审核等环节使用,无本人《准考证》的,视为自动放弃。报考人员打印准考证后,应认真阅读《准考证》考生须知,并提前熟悉考点。
(二)笔试
1.笔试组织
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负责全省“特岗计划”考试报名系统维护、信息汇总、命题制卷、试卷保管、考场编排、阅卷登分、雷同处理、成绩查询等考务组织工作。县(市)教育部门要主动加强与人社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共同配合州上做好笔试考务实施和考场安排工作。
2.笔试时间和地点
公共基础知识测试:2024年6月29日9:00-11:00;
专业基础知识测试:2024年6月29日14:00-16:30。
考试地点以准考证上指定的地点为准。
3.笔试科目和内容
本次考试笔试分为“公共基础知识”测试和“专业基础知识”测试两部分,各占100分,总分200分。
“公共基础知识”测试内容主要包括时事、政治、法律、经济、管理、计算机应用、公文写作与处理等方面的相关基础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测试按文科类、理科类、音体美类分别命题考试。其中,文科类测试内容为中学语文、历史、地理;理科类测试内容为中学数学、物理、化学;音体美类测试内容为音乐、体育、美术专业的相关知识。
考试不指定教材,不委托任何单位(机构)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
4.应试证件
应试人员必须携带从报名系统打印的《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或临时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两证不全者不得参加考试。居民身份证遗失或过期者,应于考前至公安派出所补办有效临时居民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