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清华大学宣布,被《纽约时报》称为“数学皇帝”的“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从哈佛大学退休,受聘清华大学讲席教授。这意味着丘成桐将全职任教清华。2019年4月,清华大学设立“讲席教授”席位,予以表彰在本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教授、专家。4月初,丘成桐在清华园度过了73岁的生日,并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我们要竞争的人是全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走一条自己的路出来,以后我在清华跟你们共进退。”“数学皇帝”丘成桐从哈佛退休,全职任教清华丘成桐:清华大学讲席教授就职演说
主要有如下几点影响:
【1】清华大学的数学领域在全球的名次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2】扩大了清华大学在世界的影响力。
【3】能够吸引国内外更多的专家人才加入清华大学。
【4】他的行为,将影响着一些目前正在国外任教或工作的优秀华人,或许有一天,他们就会回到国内工作。
【5】他的加入,或将刮起一股数学热,提高人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6】他的加入,有助于清华高考宣传工作,能够让一些有志于数学研究的优秀高三学子报考清华大学。
【7】他的加入,有助于扩大“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才加入竞赛中来。
【8】无形中也会影响中小学数学基础教育的发展。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某小学数学老师上课时,提到了这件事,孩子听完后,或许就会暗自下定决心,要好好学数学。
【9】他的加入,对我国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起到推动作用。
【10】他的加入,能够扩大“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领军计划”的影响力,让更多优秀学子报考清华大学。
这样的大神,也只有清北这样的不差钱的主才请得起
都说我们的大学缺少科研的氛围,可是人的吃喝拉撒睡哪一样不要用到钱,别说中国了,就是美国不也一样倒闭了许多所大学吗?原因就是没钱了。特别是像文科和数学这样的纯理科,很难拉来大量的赞助与拨款,日子自然也就过得清贫了。
就算是清北这样的不差钱的学校,也无力负担丘教授没退休时候的开销。如今的科研,已经不是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时仅需要纸和笔的年代了。我原来的母校还曾经出过因为导师拉不来钱,只好扣他的工资给研究生发补贴的事。闻听的人也只能一声叹息,但也没办法做什么。
如今各行各业都在讲绩效,摆在学校面前最大的绩效是什么?就是出成果,可如果成果都没法变现,这样的成果又有多大的用?单纯地责怪老师们似乎也有不公,毕竟术业有专攻,他们的任务就是确认这个方向是否可行。真要让他们变换成经济效益,那还得让企业来实现。
但是企业也有企业的苦恼,毕竟开发新产品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我们知道太多的企业的倒闭就是因为选错了发展方向,可以说不搞研发是等死,搞了可能是找死,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谁又敢轻易冒险?现在没有之前的高速扩张了,但就是维持着也能把日子过下去,又何必冒险?
但愿丘教授能成为价值500金的马骨